网易对话中原名医|杨巧芳主任:高新技术正在改变临床护理
来源: | 作者:中科微影 | 发布时间: 2020-05-08 | 1385 次浏览 | 分享到:

        2020年4月29日下午三点,网易《对话中原名医》直播现场邀请到了阜外华中心血管医院护理部主任杨巧芳老师做客直播间。作为一名护理工作者,同时也是中原地区的护理权威之一,杨主任在线分享了护理对老百姓健康的意义 、护理中的临床故事及护理行业的未来发展等精彩内容,获得了7万多的点击量。

高新技术在护理临床上的应用,提升的不仅是医护工作者的专业自信和价值,更重要的是为病人带来重生的机会

“科技改变生活,同样科技也改变着我们的护理”,直播现场,杨主任和观众分享了两个经典案例:

      一个是在本次疫情中抢救危重症病人所使用的ECOM。2018年11月,有一名40多岁的心脏多支血管严重病变病人,刚刚入院就突发室颤,病区立即抢救,并迅速送往CCU,刚到CCU就又突发心跳呼吸骤停,医护边心脏按压边紧急置入ECMO,经过45分钟5000多次按压该患者恢复了心跳呼吸,在多学科团队精心管理下,9天后患者顺利撤去了ECMO,最后病人完全康复,没有留下脑、肾等重要脏器缺血损伤的任何后遗症。如果说ECMO给病人提供了氧的治疗,那么在临床中,药物的治疗就要看静脉治疗通道了。说到静脉治疗通道建立,比较硬核的就是可视化穿刺的应用。比如本次的新冠肺炎病人,护士身着防护服、眼罩、双层手套,静脉穿刺时靠手去触摸静脉穿刺,不仅成功率低,而且感染几率也高,使用血管成像仪,不仅可以清晰看到静脉血管,还可以看到静脉血管的深度,增加了静脉穿刺的精准度,减轻了病人多次穿刺的痛苦和相关静脉炎、渗出等并发症发生。也缩短了和新冠肺炎病人接触的时间,降低了感染的几率。


        杨主任分享到,她所在医院购置有2台血管成像仪,主要应用在儿童和老年人的穿刺置管。“我们的儿童心脏中心主任范太兵教授对我们使用血管成像仪为一名巨大心脏患儿建立静脉通道大为赞赏,因为这个孩子心脏巨大,几乎填满了整个胸腔,又有感染,术前不宜植入中心静脉。他说:这样留置好啊,有了这个静脉管道,他才能将孩子调整好适合手术的状态,这个孩子才有了上手术台的机会,术后才能恢复的很好”,杨主任介绍到。


可视化技术应用于静脉治疗通道建立,是病人的福音,医护的好助手


       《2016版静脉治疗临床实践指南》中提出病人静脉穿刺困难和 (或) 实施穿刺失败后,采用可视化技术来识别外周静脉位置,有助于在静脉选择上做出合理的决定。我国中华护理学会静脉治疗专业委员会发布的《新冠肺炎静脉治疗医务工作者的建议》中推荐使用可视化穿刺技术评估及建立静脉通道。目前主要应用的可视化技术有两种,一种是红外线血管成像仪,通常应用于外周静脉导管的穿刺,一种是超声,常常用于中心静脉导管穿刺。红外线血管成像仪技术原理是利用血液中血红蛋白对红外线光吸收的特异性而设计。红外线血管成像仪照射人体肢体时, 肢体静脉血液内的血红蛋白通过吸收其散出的红外线, 可以清晰的看到一条条静脉血管,可以判断静脉走向、静脉窦和静脉分叉, 可以看到静脉是否很光滑通畅还是有些毛刺,有毛刺的是穿刺过度,有了局部的黏连,血管有可能不通。通过这样就可以实现静脉精准穿刺。

       为什么说要实现静脉精准穿刺呢?静脉穿刺与静脉治疗的并发症息息相关。病人的血管因人而异,有的很好,可以直接盲穿,有的非常纤细、屈曲,静脉壁薄而脆,或者滑动,还有肥胖者,血管无法触及等,即使护士的穿刺技术再好也不能保证能穿刺上。如果穿刺失败就不得不反复穿刺,不仅增加病人痛苦、医用耗材支出、工作效率低下,局部也因反复穿刺出现渗液、静脉炎、感染等并发症,加重病人痛苦,甚至延长病人病程的恢复进程;对于儿童来说,还会增加儿童的心理恐惧和妈妈们的焦虑,甚至情绪爆发,做出伤医事件。


       再如,病人发生突发事件,抢救时找不到血管,无法建立静脉通道,抢救药物用不上,会导致失去最佳抢救时机。这样的案例在临床不是没有过,美国一家大学医院报到了该院使用血管成像仪评估静脉,发现与目测相比静脉数目多61%;还有韩国一家大学医院报道,针对穿刺困难人群使用血管成像仪和不使用相比,首次穿刺成功率可提高33%。